序言

知识与创意经济的时代,商学院应致力于提升本学院学生的跨学科视野、拥抱创新和创意的科研素养,练就兼具韧性和前瞻性的学术本领,以为中国社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师,是养成的。一位学术新星必然经历一个动态的成长过程,功夫日渐深厚,心性日渐成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可影响的范围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与日俱增。

 

《指南》编制的背景

商科研究关注商业社会的重要问题,通过描述、解释和预测商业运行规律、模式或目标,创造有用的思想、理论或经验观察,通过多样化的产出服务于社会的进步。相较于基础研究,商学院更多从事的是应用研究,注重应用理论和工具,探索和检验商业场景中的实际问题,研究结果致力于启发或指导商业实践。在商学院,越来越多的学术项目倾向于贴近社会的需要,研究与实践的相关性高,学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潜力大。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本科学位论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然而,商学院面临很多实际的挑战。每每到做学位论文期间,很多学生或像热锅上的蚂蚁,或像跌进了迷雾弥漫的森林,即想快速地找寻方向又害怕陷在错误的方向里误工误事。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行进、改善的慢过程,商科研究也不例外。造成上述现象的背后,是部分学生(也包括教师群体)欠缺系统的科研素养与学术能力;普遍存在的“速成模式”更是导致了大量的“垃圾论文”,既耗费个体生命,又浪费国家资源。

在学术环境日渐内卷的今天,素养与能力为导向的学术培养方式待转型升级。良好的科研素养与学术能力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完成合格的甚至是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伴随着能力的迁移,更有利于服务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多方面的成长目标,比如,开阔视野、收获个体智力和跨学科知识、较强的社会实践经验等等。我们需要重新认识“速度”这个关键词,既要保持速度,又要踩好节奏,避免科研训练跌入“速成”的大坑。欲速则不达。养成,而非速成,更有利于科研小白在学术赛道上保持韧性与竞争力。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科研能力养成社群(Academic Kung-Fu Community) 策划组织编制面向不同层面研究者和学习者的《学术能力养成指南》(Academic Kung-Fu Guidebook)(下称《指南》)。项目组于 2020 年 12 月组织完成了第二期滚动项目的报名,组建了项目活动微信群,并向275名群成员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其中,180 名成员填写了问卷,为推动项目运营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数据。项目随后成立了三人攻坚小组(由南开大学任兵、日本京都大学王涛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庄育婷组成),针对《指南》编制工作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讨论和沟通,并初步形成了《指南》编制指导模型以及项目工作方案。

《指南》项目致力于服务商科研究不同层面的学习者(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和相对应的指导教师群体,并试图探索以下重要议题:

  1. 识别商科研究和学术写作的范围、意义与局限
  2. 明确商科科研素养与学术能力养成的概念
  3. 编制商科学术能力养成综合模型和能力指标维度
  4. 探索适合不同层次商科学生的学术能力养成方案

《指南》将在国家、学校和各专业对于商科学术能力培养的具体标准和政策之外,提供一种系统的补充,特别致力于提升大学生和学位论文辅导老师从事科研论文写作和辅导过程中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科研流程的实施能力和学术工具的应用能力。借助《指南》这一载体,我们还希望帮助包括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在内的商科研究群体缓解科研焦虑。《指南》也将进一步凝聚和拓展商科学术社群,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建设学术共同体。

 

学术能力养成模型

在中文语境中,“素质”一词可以说既包括了能力又包括了素养。《辞海》对素质的定义有三:1.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2. 事物本来的性质。3. 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借用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应从自身出发,尊重学术的本来性质,同时具有从事学术研究必须的资源与能力。这说明,学术能力的养成需要一个配套的系统工程,其既要适配学科专业培养体系,同时要考虑关键利益相关者和学术共同体的价值,更要以学生的需要与成长为中心,为学生建立有利于面向未来的能力培养通道。

1:学术能力养成综合模型 科研能力养成社群, 2021

如“学术能力养成综合模型”(图1)所示,商科科研人员应有其明确的内外价值指向,对内指向实践者(学生本人以及教师和行政等支持群体)相关的成长需要,对外指向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此外还有一个横向的指向,即服务于更广泛领域的学术共同体,特别是参与创造自由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学习机会,为科研素养和学术能力的养成做好支撑。

学术能力包括三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科研素养、专业技能和个人诀窍。科研素养会影响一个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质量。科研素养至少与三个方面紧密相关:文化敏感度和文化融合的能力,研究者对所从事的科学研究的使命和意义的理解、对学术伦理的遵守和维护等等。专业技能是反应个体学术能力养成最直接的一个参考维度,对于形成好的科研成果至关重要,其包括三个方面:领域知识、行业经验和科研技能。在学术能力养成的过程中,个人诀窍常常被忽略。个人诀窍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与研究者的人格特质、生命体验和学术历炼有关。

此外,不同层次的商科研究者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过程中,要遵守国家、学校和各专业对学术研究和学术写作活动的规范性要求。与此同时,学术共同体在个体学术能力养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商科研究者不是一座座孤岛,而是学术共同体的忠实成员,通过积极融入利益相关者群体,一起建设和维护健康的学术生态,做负责任的管理研究(徐淑英 等, 2020)。

 

《指南》本科版介绍

随着国家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逐步重视,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到审核机制的逐步完善,本科生的学术能力养成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仅学生,每一个指导老师都希望有一本学术能力养成指南帮助毕业生提升学术能力,减少审核评估的风险。

《指南》旨在阐明在相关教育制度政策和学术共同体价值的影响下,满足商科研究者科研能力养成所需要的充分必要条件,从而为商科科研人才的培养和评估提供参考借鉴。《指南》所面向的群体亦或在大学里学习,亦或在大学的各个专业岗位上从事着科学研究和探索工作。

在职场上,随着AI效率工具的普及,科研能力成为驾驭高级效率工具的基本素养,也得到业界的重视。《指南》本科版使用最新的AI技术,链接阶梯式知识网络框架与支撑学术服务体系(图书馆服务、学生学习中心和IT技术服务中心等)。而学生的系统科研能力加上AI技术技能正是AI训练师和提示词工程师的核心能力(见附录2),更未来职场人的必备综合能力。

《指南》本科版的编辑主要经历三个重要阶段

阶段I(2021.02.06-2021.10.04)的工作旨在通过大量的书籍、文献及图书馆资源阅读筛选优质学术能力养成内容并进行翻译。项目组分成文献组、写作组和工具组展开项目任务。文献组成员为庄育婷(组长)、王微微、冯娴颖、佘建位、王春赢;写作组成员为王璟珉(组长)、戴屹、王惠清、阳宇珊;工具组成员为姚伟(组长)、晏梦灵、赵娜(个人简介请见编辑团队介绍)。本阶段工作使用钉钉共享文件夹和金山文档进行线上协作,一共形成29423字的初稿。

阶段II(2022.07.06-2023.01.27)进行两个任务——内容结构化(内容做厚,做实)及内容简化(内容删减,简明扼要)。阶段I团队全员完成二稿共39022字。结构化内容由简入深,一目了然,而较为繁复的细分领域知识转至拓展性阅读。项目顾问任兵在2022年8月26日汇总版的基础上进行阶段I和阶段II工作的系统性审核。并于2023年1月27日提出全文档修订反馈报告作为下一阶段完善的重点。

阶段III(2023.06.01-2023.10.10)的主要任务在1)内容的人机交互校验;和2)结合各方反馈意见并进行最终编辑与修订。首先在6月份,《质性研究方法与人工智能》2022-2023学年2学期短学段的两个平行班级使用ChatGPT对全文档进行大模型人机交互迭代。在学生的实验性修订的基础上,ACA4FUN+GPT创新大赛指南工作组(由王璟珉、姚伟、王微微、李晓蓓、庄育婷组成)使用GPT4链接实时数据库在一个月时间内对本科版指南全内容进行迭代。9月进入内容汇总,10月中进行项目第二轮反馈意见收集并进行最终修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ACA4FUNers(ACA4FUN=Academic for fun)来说,本指南是学术小白快乐成长第一阶段的“武林秘籍”,也正式开启科研能力养成社群学术科普出版之旅。

 

书特点

阅读板块阅读、写作、工具、研究流程、技能五个赛道(内容难度ABC)

拓展阅读板块AI时刻(包括重点难点总结、概念辨析、示例展示、内容自测题生成、技能提升路径等。),推荐经典阅读列表

复习板块AI习题集锦,《指南》配套太空科研技能赛道卡牌游戏限量发行

学习社区科研能力养成社群提供阶段性答疑、讲座、工作坊、学术论坛、创新大赛等支持活动,提供技能提升赛道。读者可申请成为社群成员(咨询微信:aca4fun)

学习平台社群知识平台包括公众号、视频号、B站(见附录1)、Youtube、网站(aca4fun.org),平台阶段性进行信息发布与知识交流

 

关于科研能力养成社群

科研能力养成社群(简称社群)成立于2020年2月21日,是由南开大学商学院任兵老师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庄育婷老师分别以天行工作室和Methodology Therapist的名义共同发起的共益科研社群,拥有独特的使命愿景与价值观(见图2)。

 

2科研能力养成社群愿景、使命与价值(科研能力养成社群, 2023a

社群致力于研究者的科研能力养成。目前20个关联微信群3578人,社交平台关注5066人(统计数据采集于2023年6月28日)(见图3)。社群组织举办过大型学术会议讲座包括文献综述工作坊、质性研究论坛、中国手工艺传承与复兴系列研讨会;科研滚动项目;共益计划课程;读书会;技术培训等。此外,社群还在探索有利于社群成员发展的其它实验性活动,包括:社群游学、分享会和企业专场(见图4)。

3科研能力养成社群:分社区与成员人数科研能力养成社群,2023b

 

4社群知识体系:知识性活动频次与内容产出总量科研能力养成社群,2023b

在社群运营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团队协作和个人成长,我们开发了社群方法论框架,以游戏为场景的学术小镇数字图书馆和角色卡牌,并在第一个滚动项目中对60多位完成协作的成员进行系统性评估。目前滚动项目进行升级,于2023年8月1日至9月1日举办的ACA4FUN+GPT创新大赛已完满落幕。

 

文献引用

科研能力养成社群 (2021). 《学术能力养成指南》项目说明. https://mp.weixin.qq.com/s/v-M9yzp-f7OXve6_mY9dug

科研能力养成社群 (2023a). Aca4funers——一群人用乐趣建构意义. https://mp.weixin.qq.com/s/xkG8dC5z5ULjgBnENrybkw

科研能力养成社群 (2023b). 科研能力养成社群介绍手册 2.0. https://www.aca4fun.org/

徐淑英 等 (2020). 《负责任的管理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License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 4.0 国际许可的图标

学术能力养成指南 Academic Skills Guide for Dummies版权© 2024 2024属于科研能力养成社群 Academic Kung-fu Community,授权协议是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 4.0 国际许可,有特殊说明除外。

Share This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