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甘耀明為新生代客籍作家,其作品充滿魔幻寫實與鄉土風格,2008 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殺鬼》為其寫作風格的代表作。《殺鬼》曾獲得2009年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及2010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年度之書」於2010年發行簡體字版,副標題為「台灣往事1940-1947」。中國時報曾為該作品錄製短片「2009 開卷好書獎:甘耀明 – 殺鬼」由甘耀明親自介紹故事情節。《殺鬼》在2016年12月有日譯本發行,由日本白水紀子 譯(上)(下)兩冊,白水社出版。

摘自:文學 Face & Book 第7集:甘耀明,胡說八道的藝術公共電視,公視創用cc.pts.org.tw,取用日期:2020年7月1日

       小說故事情節描述台灣少年劉興帕的成長經驗,他在二戰期間接受皇民化的訓練,與祖父的抗日思想產生衝突,也在戰後因為台籍日本兵的身分而飽受認同流離之苦,最後是靠著原住民的力量起死回生。改編者張琬茹改編《殺鬼》成為一本少年圖書,命名為《少年的自我療傷》(圖1),文字部分保留甘氏寫作風格,輔以編者創作之插圖。

 

(圖1)

       插圖製作的目的,除了要為學童增添閱讀趣味,也呈現了編者詮釋該作品的角度。 該書的形式適合推薦給喜愛閱讀奇幻作品的國小五年級至國中九年級的學生,張琬茹以大約一萬字的篇幅,說明其繪製插圖之創作理念。至於文字縮減部分,由於《殺鬼》原著篇幅極長,故事情節繁複,張琬茹選擇描述其中比較適合學童理解的故事情節加以闡述。甘耀明的作品大致可分為「少年劉興帕立志成為日本人」、「帕接受學徒兵教育班長之訓練」、「聖山迷途大戰鬼畜」、「戰後台北之行」等四個單元,張琬茹擷取前三個單元,代表對小說的詮釋觀點,也就是呈現主人翁克服國族認同在時代變遷下的困境。筆者徐光鋕依張琬茹的《少年的自我療傷》為基礎,將之製作成多媒體版本,書名為少年的自我療傷−甘耀明《殺鬼》少年圖書改編 (多媒體教材) (圖2)」。

(圖2)